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党史百年建党篇第六讲瓦窑决策联合抗 [复制链接]

1#

第2部抗战篇

第六讲瓦窑决策联合抗日瓦窑堡会议瓦窑堡会议是指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林育英)、杨尚昆、王稼祥、彭德怀、郭洪涛等十余人。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府和抗日联*等问题,批判了*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2月25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治形势与*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形势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治派别提出了该怎么办的问题。因此,*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内主要危险是“左”倾关门主义。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决议》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的若干*策。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

会议背景: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中国东北后,又制造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而国民**府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继续实行不抵抗*策,先后与日*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实际上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了日本。中国共产*积极领导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0月1日正式以中华苏维埃中央*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公开发表。这个宣言是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反法西斯人民统一战线的精神提出的。宣言呼吁各*派各*队和各界同胞停止内战,集中力量一致抗日,并建议组成统一的国防*府和在国防*府领导下的抗日联*。在中国共产*的影响和领导下,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爆发了“一二九”运动,1万多名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此期间,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于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11月下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所派代表张浩(林育英)回到陕北,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对日本进攻以来的国内形势作一次正确的分析,制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策,纠正严重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为此,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中共中央于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会议内容:“九一八”事变后,年夏,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华北五省为直接目的,加紧侵略华北,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这时,中国共产*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年12月25日,*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中央关于*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关于目前*治形势与*的任务决议》等决议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会议关于*治形势的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圆满地解决了*的*治路线问题。
  《关于目前*治形势与*的任务决议》指出,*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并且提出“关门主义是*内的主要危险”。为了适应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的要求,决议规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策。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和国防*府等问题,批判了*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2月25日,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治形势与*的任务决议》。决议分析了当时*治形势的基本特点,规定了*在新形势下的策略路线。指出:当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一切不愿当亡国奴,不愿充当汉奸的中国人的惟一出路,就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卖国贼展开神圣的民族战争”。决议认为,民族革命的新高潮推醒了工人阶级和农民中的落后阶层;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知识分子已转入革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乡村富农和小地主,甚至一部分*阀也有对革命采取同情中立的态度以至有参加的可能。*应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与方式,去争取这些力量到反日战线中来。决议指出,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间,也不是完全统一的,*也应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利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与其他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应采取这样的策略。决议指出:*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

毛泽东作了*事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在他的报告中,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利用地主买办营垒内部矛盾的可能性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国民*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分裂的。”总之,“把这个阶级关系问题总起来说,就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本部来了这一个基本的变化上面,变化了中国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扩大了民族革命营垒的势力,减弱了民族反革命营垒的势力。”因此,*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要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根据毛泽东的报告,会议通过《中央关于*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提出红*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和猛烈扩大红*。会后,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精神,于12月27日在*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历史意义: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治路线问题。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的*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治上的主动权。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陕甘革命根据地贯彻执行中央一系列经过调整的新*策,对*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建设,调整阶级*策,取消了一切工商业者的捐税,建立了劳动互助社,执行了新的《西北苏维埃选举法》,建立了第一个回民县,设立了哥老会招待处等,走向全面发展的正确轨道。根据地*治上民主,民众生活得到改善,抗日情绪日益高涨,成为全国最先进的地区。按照瓦窑堡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及时采取了下层统一战线与上层统一战线并举进行的方针,一方面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另一方面着重加强对爱国民主人士、民主*派领导人、国民*上层人物和*队将领的统一战线工作,宣传中国共产*的抗日主张,开展争取同盟*的工作,以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中央分析认为,西北地区争取统一的重点对象是东北*总司令张学良和国民革命*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争取和联合他们,不仅能改变红*被动局面,而且能影响其他地方实力派,扩大统一战线,造成西北的新局面。因此,中共中央决定大力开展对东北*和第十七路*的工作。年9月上旬,中共中央经过多方努力,分别与张学良、杨虎城签署协定,合作抗日。这是*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在西北地区首先取得的一个胜利。年冬,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中国共产*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和张学良的东北*、杨虎城的第十七路*“三位一体”的西北大联合局面初步形成。这对国内*治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视频来源:中央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