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25731.html来源:时代财经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冯忆情
2月20日晚间,据CNBC等媒体报道,英国白金汉宫表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周日的Covid-19检测呈阳性。最近,她的长子查尔斯王子和儿媳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也感染了新冠病*。
“没想到此次疫情会持续这么久的时间。现在新冠病*还在不断出现变异,未来可能出现流感化的发展趋势,与人类长期共存。”深圳一家疫苗研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时代财经表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混打”或令相关企业受益
上周末,备受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我国疫苗完全接种覆盖率已达87.1%,加强剂覆盖率为32.6%。
有券商机构预测,由于接种时间间隔要求,加强剂的覆盖率提升只是时间问题,预计6月底,我国加强剂接种率将提升至85%左右。中国加强免疫接种为免费接种,潜在需求约7.29亿人。
目前,智飞生物(.SZ)、康希诺(.SH)、丽珠集团(.SZ)、沃森生物(.SZ)等企业都在布局新冠疫苗序贯加强。
此前,新冠疫苗已经为康希诺和智飞生物的业绩带来了一定的提振作用。
康希诺发布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预计为42亿元-44亿元,同比预增.97%-.49%;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8.5亿元-20亿元。
智飞生物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
尽管疫苗接种覆盖率不断提升,但全球疫情不断反复,仅靠疫苗难以达到完全保护的效果;同时,疫苗保护力也不断受到新型变种*株的挑战。
“疫苗起到的是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配合治疗药物才能真正降低病*对正常社会生活的影响。”上述深圳某疫苗研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时代财经记者表示。
据了解,我国在特效药方面,是以中和抗体路线为主。年12月,中国药监部门已批准了腾盛博药的首个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目前,自主产权的口服特效药在国内仍是空白。
口服药物打开市场增长空间
“目前最值得期待是两点:一是国内口服新冠用药的问世;二是辉瑞特效药Paxlovid带动的上游中间体产业链。辉瑞Paxlovid被药品专利池组织(MPP)授权生产后,上游中间体的用量预计将是目前规模的3-6倍。”雪球上一则分析报告显示。
年12月22日,美国FDA宣布批准辉瑞新型COVID-19口服抗病*候选药物Paxlovid(帕罗维德)的紧急授权申请。2月11日,辉瑞的这款口服药成为中国国内首个批准的海外新冠药物。
辉瑞预计年一季度Paxlovid产量为万疗程,上半年产量为万疗程,全年为1.2亿疗程。按药品生产成本15%~20%计算,对应今年相关产业链市场规模在33亿~44亿美元。
由于需求量大,辉瑞新冠口服药为国内小分子CDMO行业带来极大增量。
凯莱英(.SZ)2月20日晚公告称,公司持续为某制药公司的一款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提供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供货合同金额约35.42亿元。因此次交易涉及保守商业秘密,根据公司与客户签订的相关协议,未披露交易对手方基本情况、产品相关信息。
市场猜测,此次凯莱英大订单可能与辉瑞新冠口服药有关。
此前,博腾股份(.SZ)公告称,公司收到辉瑞旗下PfizerIrelandPharmaceuticals的新一批《采购订单》,公司将为其提供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订单交付时间为年。
CDMO企业频获大单,原材料和中间体作为CDMO的上游,相关上市公司也在频频加码产能。
海辰药业(.SZ)2月20日晚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安庆汇辰于2月18日取得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出具的项目备案,项目名称为“年产吨抗新冠药奈玛特韦原料药及其关键中间体建设项目”。项目竣工时间年,项目总投资万元。
尽管2月21日深交所向海辰药业发出
疫情反反复复,相关概念股也走出了一波“过山车”行情。
2月2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新冠治疗板块领跌,午后跌幅收窄。据东方财富新冠药物板块数据,截至2月22日收盘,27只成分股中仅3只上涨,24只下跌。其中,雅本化学(.SZ)、拓新药业(.SZ)跌幅超前。而在此前一天,雅本化学、拓新药业等多只个股涨幅超过10%。
新冠药物板块2月22日走势低迷。截图来源:东方财富
“翻脸比翻书还快!”有投资者向时代财经调侃。
以板块龙头雅本化学为例,该股2月21日报收29.21元/股,涨14.50%,在经历了30%以上的回撤后,重回新高。
自年11月2日以来,雅本化学的股价势如破竹,从5元/股上涨至年2月21日盘中最高的30元/股,一举创下历史新高,区间涨幅高达.29%,总市值也从区区的48.74亿元暴涨至.38亿元。
2月21日晚间,雅本化学再度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称,协作工厂申报的医药中间体卡龙酸酐项目正在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未来下游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
受此消息影响,2月22日,雅本化学跌近9%。
“公司不建厂了,完蛋!已经没有新冠药物概念。”股吧里有股民情绪十足。
另一大新冠疫情概念股龙头九安医疗(.SZ)也上演了同样的行情。2月22日,九安医疗跌幅达5.49%,报价仅69.09元/股。此前两个月,九安医疗暴涨12倍,股价一骑绝尘,堪称“妖王”。
2月22日开盘前,深交所向九安医疗下发监管函称,年12月,九安医疗股价累计涨幅.34%,期间五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标准。在连续股价异动期间,九安医疗在互动易平台的答复和刊载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多次出现不准确和不完整的情形,上述行为违反了信息披露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