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年6月27日,南京海融医药发布公告,其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R-01注射液近日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药获批进入临床实验。而在今年4月海融医药2类新药注射用HR也获批临床实验。据悉,两种药物均属用于疼痛治疗的非甾体抗炎药。什么是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赛道与新医药产业有何新趋势?荔枝新闻走进海融医药,探访专业人士的回答。
减少成瘾与耐受性
非阿片类药物或成为镇痛药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疼痛的管理日益受到
说到镇痛,人们常会想起阿片类药物,诸如吗啡、二乙基吗啡(海洛因)等。虽然阿片类药物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镇痛剂之一,但其成瘾性、耐受性与其他不良反应也引起了广泛
据海融医药介绍,手术期镇痛方面,多模式镇痛已成为主要趋势。通过联合应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和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达到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的目的、减少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和相关副作用。业内人士认为,镇痛药物市场未来将会不断加强非阿片类药物的引入。因此镇痛药物中的非阿片类药物目前拥有较大的机遇。
作为多模式镇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在镇痛的同时不会产生欣快、成瘾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并且在不增加副作用的情况下改善镇痛效果。但也有研究指出,现有的非甾体抗炎药存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因此,海融医药认为,开发更为安全、有效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近日完成Ⅱ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的1类新药HR-01与今年四月获批临床的2类新药注射用HR即在此背景下开展研发,有希望成为疼痛患者更好的治疗选择。
*策倾斜首仿药
创仿并重成为药企发展另一选择
年,随着《我不是药神》的上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仿制药的概念。相较于研发阶段投入大量资金、上市后相当一段时间得到专利保护的原研药,仿制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药品价格。而对于第一个挑战专利成功并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化学仿制药,就可以获得其作为“首仿药”的独占权。
在我国,*策也给予了“首仿药”较大的鼓励。一是优先审评,满足要求的“首仿”品种,实行优先审评评定;二是市场独占期,即挑战专利成功和境外已上市但境内首仿上市的药品给予12个月市场独占期。独占期内不再批准同种仿制药上市。
随着*策推进,有媒体统计,近年来国内首仿获批品种数屡创新高,从年的53个,增长到年的超78个。去年一年,海融医药便有两个首仿药物获批上市。其中之一的瑞加诺生注射液的成功上市填补了国内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用药的空白,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他卡西醇软膏的上市填补了国产他卡西醇软膏药物24年来的空缺,在治疗银屑病领域内为临床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海融医药认为,与普通仿制药相比,首仿药技术壁垒较高并且具有先发优势;与原研药相比,首仿药成本较低,能够凭借低廉的价格实现迅速替代,该企业也将坚持新药与临床亟需仿制药并重、研发与生产并行的发展战略。
全链条式支持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药企研发、资本运作双双推进
年,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速20.5%。截至年,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上企业已突破家,其中规上企业家,同比增长18.1%;新增注册企业家,其中,研发生产类企业家,总数达余家。年南京新上市药品63个品规,约占全省的30%。
高度集聚的医疗健康产业布局和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助力药企发展。海融医药在南京*府的大力支持下,年成功挂牌新三板,年获批南京市瞪羚企业,年入选“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南京市创新型领*企业”,获批“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此类认定既是企业自身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南京市对高市值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
今年年初,南京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暨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公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策意见》,相关配套细则文件从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全链条式支持,包括初创型企业贡献奖励、研发服务、创新产品推广示范等,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为南京市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搭*策快车,享创新红利。6月中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的《关于发布年第三次创新层进层决定的公告》,将海融医药按照市场层级调整程序调入创新层。据公告披露,海融医药根据研发标准申请进入创新层。该企业年报显示,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5.55%,公司研发费用.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1.28%,占营业收入.7%。调入创新层,意味着海融医药进*北交所上市步伐将加速。
随着产品研发创新和资本运作的持续深入,医药企业既能形成自身业绩增长,也能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药物。海融医药也表示将以临床价值及临床需求为出发点,持续投入,围绕期待更高、更广泛的生命健康与社会需求,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药物,让生命更有价值。
(记者/汪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