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福建的医药龙头企业实控人突然从人间蒸发,多家金融机构受此牵连,截至目前,涉案金额至少达18.84亿。经多场法庭混战,演变成一场“萝卜章”罗生门。各家机构是否有联手做局?金融机构中又是否有人内外勾结?相关各方应承担什么责任?本案诸多疑点仍困扰着投资者,而涉案机构间法律上的争议可能旷日持久。
澎湃新闻多方采访,试图还原案件全貌,并呈现出资管行业粗放经营时期的一个典型案例,以及在信托频频爆雷、司法纠纷多发之时,投资者们所面临的法律困境。
炎炎夏日中,投资者们终于看到了厚厚一摞的来自中原信托的尽调报告,这也是中铁融信(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用名为“中铁德闳(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铁融信/中铁德闳]唯一能够出具的报告。
该产品的关键环节均出现萝卜章“兜底”的《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竟是萝卜章澎湃新闻通过梳理判决文书网、公开庭审以及公司公告中的公开信息,可以将整个事件大致还原。
年2月7日,中铁融信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设立“中铁德闳嘉实嘉赢优选B-3私募基金”,共计募集资金万元(1.亿元)。
年4月4日,根据《中铁德闳嘉实嘉赢优选B-3私募基金合同》的约定,中铁融信公司与中原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信托公司)签署了《中原财富·海发医药应收账款投资项目(1期)集合资金信托合同》(下称《信托合同》)。根据《信托合同》的约定,中铁融信公司共计向中原信托公司支付万元,用于认购万份“中原财富·海发医药应收账款投资项目(1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信托计划)优先级信托单位。信托计划已于年4月4日成立。
目前,中铁融信公司共持有万份信托计划优先级信托受益权。中铁融信公司与西部信托公司签署《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约定西部信托公司于信托计划存续满24个月之日不可撤销地受让中铁融信公司持有的全部优先级信托单位信托受益权,并于信托计划存续期满24个月之日起1日内一次性向中铁融信公司支付标的信托受益权转让价款万元。
《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同时约定,如果一方未履行其在《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项下的任何义务、陈述与保证,该方即被视为违约,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违约损失。年5月,中铁融信公司收到中原信托公司发送的《风险提示函》,函件称信托计划项下的融资人福建海发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于年3月21日支付季度回购款,保证人等义务人也未能连带支付,已构成实质违约。
信托计划项下融资人违约将影响信托计划受益权到期分配。为确保私募基金能够按期分配,中铁融信公司于年5月22日,向西部信托公司发出《告知函》,告知信托计划存在提前终止的可能,要求西部信托公司根据《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的约定做好提前受让标的信托受益权的准备。西部信托公司于年5月28日回函称:西部信托公司未与中铁融信公司就信托受益权转让事宜进行任何接洽磋商、出具任何函件或签署任何协议。年5月31日,中铁融信公司再次向西部信托公司发出《关于确认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的函》,要求西部信托公司确认是否履行《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约定的受让义务。
年6月4日,西部信托公司回函称:西部信托公司迄今与中铁融信公司未发生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也未就信托受益权转让事宜签署任何协议。年7月19日,中铁融信公司再次向西部信托公司发函,要求西部信托公司在年7月22日前支付标的信托受益权转让价款万元,否则,中铁融信公司还将根据《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的约定要求西部信托公司赔偿违约损失,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提起诉讼、向监管机关投诉等方式,维护中铁融信公司合法权益。
裁判文书网显示,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本案中铁融信公司起诉西部信托公司主要基于中铁融信公司主张的双方签订《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这一事实,现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已向本院函告西部信托公司印章被伪造案已在该局立案侦查,经鉴定,涉案《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上“西部信托有限公司”印文与登记备案印文不是出自同一枚印章。基于上述情况,本案有经济犯罪嫌疑。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有投资人向澎湃新闻透露,在通过嘉实财富购买这一产品时,正因为有西部信托出具的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反而感到产品更安全。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