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月17日上午10:00,镇平县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场新闻发布会,镇平县产聚委、人社局、财*局、卫健委等单位负责同志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截至月16日4时,镇平县确诊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病例1例,医院治疗7例,其中5例出现好转;在我县治疗5例,治愈出院1例,3例症状好转。我县已连续7天未上报疑似病例。累计观察密切接触者例,已排除13例,目前仍有18例在医学观察,其中在院观察6例,集中隔离观察8人,居家观察4人。
总体来看,月4日之前,镇平县确诊病例大部分为武汉返乡人员和与武汉返回人员有接触的人员,月5日以来确诊病人中出现起聚集性病例,主要是家人和亲属。目前,镇平县发医院观察,连续几天留观人数有所下降,全县疫情防控形势呈现平稳态势,但是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现在还处于胶着状态和关键阶段,希望广大居民一定要克服乐观情绪,自觉服从管控,做好自身防护,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如花似玉大美镇平守护好,建设好。
热点问题
镇平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徐文*回答记者提问
问题1、随着我县疫情发生积极变化,企业逐步进入复工高峰,请介绍下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流程。
徐文*:随着我县疫情防控形势的积极变化,县委、县*府已将企业复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连续多次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在确保职工的健康安全前提下,按照民生保障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一般工业企业的顺序积极创造条件,督促工业企业依次有序组织复工,做到成熟一个,复工复产一个。截至到月16日,全县共有想念食品、利欣药业、标点食品、中环信、中联水泥、澳福来药业等6家工业企业先后复工。与此同时,微特电机、新奥针织、亚星平衡轴、山川皮革等16家企业基本具备开工条件,已提交复工申请,相关部门正在组织逐企业审核。
根据省市复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我县工业企业复工提出了4个步骤,一是企业申请,按照分工,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分别由县产聚委和科工局负责,即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由县产聚委负责,区外企业由县科工局负责,拟复工企业首先要向主管部门提交复工申请、复工疫情防控承诺、复工人员名单及用工需求等相关资料;二是联合审核,由县产聚委、科工局、卫健委和属地乡镇街道组成联合审核小组在申请受理3天内完成实地核查;三是组织用工,县人社局按照企业提供的用工名单通知相关乡镇街道,由职工所在地居委会、村委会为务工人员办理外出务工申请和健康证明,此项工作一般在1天内完成,务工人员持批准后的务工申请和健康证明到企业报到;四是批准复工,上述任务完成后,县科工局对企业下发书面复工通知书并报县防疫指挥部办公室备案,企业正式复工。
问题2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县工业企业开复工需要满足具备哪些条件?
徐文*:疫情防控无小事,特殊时期,企业复工要把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我们规定复工企业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方面是建立健全防控机制:一要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本企业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企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二要制定防控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信息报告等内容,细化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三要健全信息报告和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每天向主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报告疫情防控情况。
第二个方面是备足保障防疫物资:根据员工数量和防控需求,购置配备不少于一周的口罩、消*液等疫情防控物资,并建立库存和使用台账。防疫物资要有可持续购货渠道。
第三个方面是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一要做到严格消杀防疫,复工前对企业所有场所进行消杀防疫,并确保复工后能够对公共部位进行不间断消*,工作场所每天至少次保持30分钟开窗通风;二要做到严格人员防护,有条件的企业提倡实行封闭管理,做好每日上下班各一次对职工进行体温测量;落实在岗防护措施,所有员工上班期间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和生活场所要设置洗手设施和消*用品,集体宿舍要尽量减少同房间入住人数并分散安置;杜绝聚集性活动;三要做到严格食堂管理,职工食堂的厨师及相关人员需持有全面有效的食品安全健康检查合格证明,需正规医疗机构出具近期无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无肺部炎症影像学特征以及白细胞淋巴细胞血象检查正常证明,上岗后不得随意离开厂区;食堂进餐时,提倡自带餐具、错时用餐,用餐人员保持1.5米以上距离;餐厅每日消*3次以上;四要做到严格上岗和健康管理,职工上岗前由所在地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健康证明,或由用工企业负责组织员工到指挥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进行统一的体检。
问题3、企业复工后,企业员工通勤和物资运输如何保障?
徐文*:企业复工复产后,企业通勤、物流需求将大幅增加,为有序精准做好保障,按照县防疫指挥部要求,县产聚委和科工局负责收集各企业人流物流、县内县外等同行需求,统一上报县防疫指挥部,由县防疫指挥部统一办理车辆通行证。
问题4:目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期、攻坚期,请问对企业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如何进行管理?
徐文*:疫情防控重在管理,重在坚持,重在落实。复产复工后,县产聚委和科工局对企业逐一派驻监管员,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间断到企业督导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企业作为疫情防控主体,必须履行主体责任,具体要做到5个坚持:一是坚持每日全体人员体温检测,且有检测记录;二是坚持每日上班前、下班后消杀防疫,人员集中的重点区域要多次消杀;三是坚持每日进出车辆、人员登记、消杀防疫;四是坚持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到位;五是坚持每日向县科工局、产聚委、卫健委报告情况。总之,我们将坚持安全第一、有序复工的原则,坚持遇事简便、能快则快、主动服务,推动企业尽快复产达效,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不利影响,最大力度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镇平县人社局*组书记、局长白兆文回答记者提问
问题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就业和社保经办服务部门,就目前防控形势,谈谈你们是如何做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工作的?
白兆文: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支持中小微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和服务好人民群众办事需求,上级人社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策措施,为就业创业和个人办事提供便利。比如:文件明确要求参保企业和个人是否可以延期办理业务?对因疫情造成不能及时办理参保登记、申报缴费的,可在疫情结束后及时办理。由此造成社会保险费延迟缴纳以及因疫情停工造成欠费的,此后补缴欠费时,疫情防控期间不计征滞纳金。因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到龄退休等原因需中断社会保险关系的,企业应及时通过网上办理。对于因未办理CA认证等原因不能及时通过网上办理中断手续的,多收的社会保险费将及时予以退还。
问题:针对疫情影响,人社局是怎样做好减轻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压力的?
白兆文: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暂时遇到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微企业,经批准后可以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暂定为6个月,缓缴期间不计滞纳金,参保人员享受正常待遇,不影响个人权益记录。
因受疫情影响,参保的中小微企业未能按时办理社会保险业务的,可以延期办理社会保险业务。允许在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补办,补办时不收取额外费用、不要求提供附加证明材料。
问题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和在防控疫情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伤权益如何保障?
白兆文:一是开辟工伤认定绿色通道。对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或者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伤认定时,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随报随办、简化程序。事实清楚的,快速认定,立办立结。
二是提高工伤保险经办便捷化水平。对认定为工伤的上述参保人员开辟工伤待遇支付快捷通道,确保上述参保人员尽快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以最新版为准)所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临时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保障上述人员在感染和治疗期间的工伤医疗救治。截至目前,对我县确定的新冠肺炎医疗医院已预拨50万元,在医疗终结时从预拨资金中直接抵扣,所需资金不足时,再予以追加。
问题4:面对当前疫情,人社部门怎样为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白兆文:对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加免费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一是通过定点机构培训。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可以通过
截至月17日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肺炎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9例,现有危重病例6例,累计死亡病例19例,累计出院病例例。其中:确诊病例中,信阳市66例(含固始县31例)、南阳市例(含邓州市17例)、郑州市例(含巩义市9例)、驻马店市例(含新蔡县10例)、商丘市91例(含永城市14例)、周口市76例(含鹿邑县7例)、平顶山市58例(含汝州市1例)、新乡市57例(含长垣市13例)、安阳市5例(含滑县例)、许昌市38例、漯河市34例、焦作市3例、洛阳市31例、开封市6例(含兰考县5例)、鹤壁市19例、濮阳市17例、三门峡市7例、济源示范区5例。
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月17日已解除观察人,诊断为疑似59人,共有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南阳网编辑
南阳市新增确诊病例情况介绍(月17日)新增确诊病例1例:龚某某,女,56岁,卧龙区人。患者丈夫李某某曾与武汉人一起吃饭,于1月5日发病,9日确诊。龚某某月3日发病,现在南阳市医专一附院隔离治疗,月17日确诊。截止月17日4时,累计流调密切接触者人,其中解除医学观察3人,正在医学观察18人。密切接触者转疑似病例84例。来源:南阳市卫生健康委
这些地区的人员暂不返岗
河南印发最新复工复产方案
还在老家的员工要不要返岗?个人买不到口罩,返岗上班咋防护?网传有牛肉拉面馆“科举考试式”就餐,那么开工后单位食堂如何保证就餐安全?16日,大河报记者获悉,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企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各级*府要认真落实属地责任,正确处理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有序引导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各企业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配备防控物资,做好监测排查,严防病例输入、扩散。《方案》从建立机制、严密排查、做好防护、开展监测、处置疫情、开展宣传等6方面作出详细部署。记者从中梳理了几点读者关心的要点问题。1、还在老家的员工要不要返岗?答:分类返岗。企业要做好员工健康状况排查登记,确认员工健康后方可返岗。目前仍在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暂不返岗;对有其他疫情较重地区旅居史、曾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对省内其他各市返回的无流行病学史、无相关症状的员工,确因生产需要返岗的,可按照“厂区内上班,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的方式返岗。、个人买不到口罩,返岗上班咋防护?答:企业统计、购置、储备所需的口罩、消*剂、手套等防疫物资,定时排查库存量,要确保每一名进场作业人员均能按规定佩戴口罩,安排专人负责废弃防护用品处置。3、上班就免不了要开会,目前咋开会?答:减少聚集。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办公,减少会议频次和开会时间。如确需开会的,要选择相对宽敞、通风的空间,参会人员要佩戴口罩。4、网传有牛肉拉面馆“科举考试式”就餐,单位食堂如何保证就餐安全?答:合理安排就餐。尽量个人单独用餐,推行分餐制、盒饭制,可采取分时段进餐、用餐人员之间保持1.5米以上距离并减少交谈、送餐到各单位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食堂餐厅要加强日常消*与通风。5、目前有报道个别企业工作期间发生疫情,那么我省企业复工后一旦有员工出现病症咋处理?答:4步走。(一)疫情处置程序。发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可疑症状者,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卫生健康部门及主管部门,并采取隔离等措施。(二)密切接触者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暂时隔离管理措施,并做好思想安抚工作。(三)终末消*。疫情发生后,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按照《新型冠状病*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的《特定场所消*技术方案(第二版)》,做好病例生产生活等疫点的终末消*。(四)暂停生产经营。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发展趋势,由辖区*府决定。必要时采取临时停止生产经营措施。企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全文如下:为指导企业科学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企业防控能力,有效防范疫情在企业发生、扩散,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企业生产秩序,制定本方案。一、建立机制(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企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二)制定防控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信息报告、应急处置等内容,要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三)健全信息报告和联络员制度。要建立与辖区街道(乡镇)、卫生健康等部门的信息通报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流程和责任人。二、严密排查(一)分类返岗。企业要做好员工健康状况排查登记,确认员工健康后方可返岗。目前仍在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暂不返岗;对有其他疫情较重地区旅居史、曾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对省内其他各市返回的无流行病学史、无相关症状的员工,确因生产需要返岗的,可按照“厂区内上班,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的方式返岗。(二)建立台账。实行返岗职工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全面掌握职工返岗前14天内的行动轨迹(地点具体到门牌号,时间具体到某日某时)、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返程交通工具及行程等情况。要与返岗职工签订诚信承诺书,并每日开展健康监测。(三)设置临时隔离点。依托医务室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保障,在企业医务室、集体宿舍等区域按照要求设置临时隔离室。不具备设置隔离场所条件的企业,根据县(区)和园区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按要求向所在园区和街道(乡镇)报备。三、做好防护(一)防护准备。统计、购置、储备所需的口罩、消*剂、手套等防疫物资,定时排查库存量,要确保每一名进场作业人员均能按规定佩戴口罩,安排专人负责废弃防护用品处置。(二)通风消*。1.日常消*。复工复产前,对企业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之后定期开展消*。对重点区域要安排专人每天早晚各消*一次。通勤车使用后要立即消*、更换椅垫套。.日常通风。工作场所每天至少两次保持30分钟开窗通风。要关闭中央空调,确有需要的,按相关规定采取进风消*过滤;对有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要在回风口设置低阻中效空气过滤器,并加强新风口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和更换。(三)人员防护。1.个人防护。所有员工、体温检测人员上班期间要全程配戴口罩,作业岗位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企业物业、保洁等要按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手卫生。企业工作和生活场所要设置洗手设施和消*用品。3.住宿安排。集体宿舍要尽量减少同房间入住人数,尽量分散布置在四个方位,建议床外围设布帘隔断,避免头顶头休息。集体卫生间要设置洗手消*设备,个人生活用品严格分开。(四)人员管控。1.减少聚集。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办公,减少会议频次和开会时间。如确需开会的,要选择相对宽敞、通风的空间,参会人员要佩戴口罩。.优化招聘方式。提倡线上招聘员工,要做好应聘人员的健康预检,严格核查其过去14天内的流动情况并做好登记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办理入职手续。3.通勤安排。鼓励工作人员自驾、骑行或步行上班,尽量减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外地员工原则上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五)就餐管理。1.食堂安全卫生。按照食品安全规范执行,不得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活禽活鱼肉品。.规范操作服务。每日岗前对食堂服务人员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食堂服务人员作业中要统一佩戴手套、口罩、防护鞋等。3.合理安排就餐。尽量个人单独用餐,推行分餐制、盒饭制,可采取分时段进餐、用餐人员之间保持1.5米以上距离并减少交谈、送餐到各单位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食堂餐厅要加强日常消*与通风。四、开展监测(一)落实门岗体温监测登记制度。企业要每日开展两次体温检查,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在厂区、园区大门及集体宿舍区等地建立体温检测点,加强门卫管理,落实4小时人员值守,对进出人员、车辆实行严格检查,做好信息登记,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岗,并及时就医。(二)落实员工健康监测报告制度。做好员工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有通勤车的企业,应配专人在员工上车前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异常,按应急处置流程及时处置。五、处置疫情企业要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一)疫情处置程序。发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可疑症状者,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卫生健康部门及主管部门,并采取隔离等措施。(二)密切接触者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暂时隔离管理措施,并做好思想安抚工作。(三)终末消*。疫情发生后,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按照《新型冠状病*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的《特定场所消*技术方案(第二版)》,做好病例生产生活等疫点的终末消*。(四)暂停生产经营。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发展趋势,由辖区*府决定。必要时采取临时停止生产经营措施。六、开展宣传(一)广泛宣传。收集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和宣传视频,通过宣传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