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新站区磨店社区近日组织辖区居民在磨店*群服务中心开展“*建引领迎新春,民俗手工别样红”灯笼手工制作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浓郁的喜庆气氛。本报记者张鸣摄
2月6日,来安县施官镇巾帼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起写福字、贴窗花、包饺子,喜迎牛年新春。本报通讯员吕华本报记者胡娅莉摄
2月6日,歙县古城周边梅花相继盛开,就地过年的外地人员和当地市民在花丛中争相拍照,喜迎新春。本报记者潘成本报通讯员吴建平新春一抹“志愿红”“大爷出门溜达回来啦?”2月3日一大早,志愿者李维珍来到利辛县江集镇镇北社区江文章老人的家中,散步刚回来的江文章热情地招呼李维珍进屋。
“这是春节慰问金,我给你捎过来了,快过年了,可有啥困难?”李维珍嘴上问,手里也没闲着帮忙收拾着桌子。“没啥困难,好得很!”江大爷笑着抓了把糖果递给了李维珍。江文章今年83岁,儿子不幸去世,多年来与孙女媛媛共同生活,李维珍经常到江大爷家聊聊天,帮忙做点家务。
李维珍是镇北社区扶贫档案员,也是江集镇思想宣讲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工作之余常做志愿服务,附近村民们都认识这个说着一口普通话远嫁而来的广西姑娘。“大家生活都好了起来,我有空就跟老人家聊天,他们都喜欢说自己年轻时候的事。”
临近春节,利辛县城关镇和谐社区助老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到安居苑小区龚文玲家里,送上棉袜、棉被、米面油等物品,帮助老人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感谢你们,辛苦了,有你们的帮助,我心里感觉很温暖!”龚大妈看着忙碌的志愿者们,连连道谢。
龚大妈因患风湿病长期卧床,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平日里80多岁的母亲与她共同生活。受疫情影响,原本打算返乡的子女留在外地过年,无法回家与两位老人团聚。助老服务队联系了社区的爱心人士,募集了米面油、口罩、棉服棉被等慰问品,对社区里困难老人进行了慰问,并安排好人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一年来,助老服务队已为社区位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春节期间我们还会对社区的困难老人再走访摸排,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谐社区第二*支部书记李晓燕说。
近年来,利辛县从群众需求出发设立功能型志愿者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春节期间,我们协调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为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等人群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幸福安康过大年。”利辛县文明办主任金汉钊说。(记者武长鹏通讯员汝雪枫)
乡邻互助暖人心新年将至,怀宁县月山镇小元村*家老屋家家户户的年味越来越浓。“名川叔,这是我刚从鱼塘里捕的两条活鱼,送给您尝个鲜!”2月2日,记者来到78岁的*名川老人家,正赶上乡邻互助小组的结对帮扶人*方勇为老人免费送鱼。
为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名川的儿子决定今年留在深圳过年,一时间独居多年的老人面临着怎么过好年的问题。“乡邻们把我样样都安顿好了,侄子也要把我接去过年,用不着操心。”老人喜笑颜开地说。
和*名川的情况类似,今年在小元村*家老屋,共有40多名在外务工的中青年将不返乡过年,有30多名留守老人或带着孙辈一起过年。早在1月中旬,*家老屋就率先在村里开了村民组会议,决定成立乡邻互助小组,为未返乡子女照顾好“大后方”。*家老屋号召在家中青年积极行动起来,组建了5个乡邻互助小组,两人一组,就近照顾这些老年人,及时提供帮助。“有这个念头,是因为不少在外地过年的子女,十分担心家里的老人、小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