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衡先生七十八岁寿辰小照
?????吴佩衡老先生:四川会理人,十八岁拜当地名医彭恩溥为师,潜心学习四年后,独立行医。平时既注意吸取前人经验,又不墨守成规,而多有创新。
?????一九二一年来滇后,继续虚心学习他人经验,结合自己的方法医好了不少病人。中年以后,吴佩衡集中精力深研仲景学说,倡导经方学理,强调阴阳学说为中医理论的精髓,辨证论治是临床诊疗的准则,冲破旧的世风俗习。尊古而不惟古,力求实际,大胆创新,古方今用,拯救了不少垂危病人,逐渐名扬昆明,成为云南人家喻户晓的四大名医之首。
????一九二四年当选全国中医二十七代表之一,赴南京请愿,终使国民*府取消撤销“废止中医”这一荒谬提案,使千年国粹免遭灭顶之灾。之后在上海行医六年,于一九三七年二月回昆行医并先后担任省、市两级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后又兼任云南省中医考试委员会主试委员和贵州考铨处中医考试襄试委员及检复委员。创办《国医周刊》。
???为将中医发扬光大,先生四方筹募,于一九四九年,联合省、市两级中医师公会创办了云南历史上第一所中医学校,即“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关于该校的创办始末,我们可以从一九五一年《云南中医专科学校第一届毕业同学录》(永仁毛老师收藏)学校简史一文中进行了解,现将原文抄录如下:
??????????学校简史
???我滇中医学校的设立,过去虽有不少前辈倡议,终以限于地址和财经的缺乏,无由实现。而社会进步,对新的卫生人才之需要,愈感迫切,此更非个人师传或自修,这些旧的方式所能解决问题。并且欲求中医学术的统一,进而达到中医科学化,非由成立学校,循序以进,仍无以致其功。
????同人等有见于此,时值一九四九年,吴同道佩衡任云南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杨同道寅伯任昆明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经多数同道共同努力,收回太和街会产药王庙,校址幸告有着,着由吴佩衡、张金坡、吴鑾坡、刘铁庵、杨伯寅、雷德三、苏镜川、赵协元诸同道发起创办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其他同道亦多热心赞助,更得社会人士如周润苍先生等之慷慨捐助,共勷斯举,经二月余的筹备,校舍修理,焕然一新,校具桌椅,制备完全,学校基础,逐告完成。
????董事会成立后,公推吴佩衡先生任校长职,并立即布告招生。共取学生七十余名。逐于十月一日,举行开学典礼。为适应求学之便,分早晚两班授课,科目有伤寒、金匮、病理、诊断、药物、内科学等十余种。
年9月发布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招生广告
???寒暑易混,倏忽二年,兹举行毕业典礼之际,思当日创办艰难,不禁感慨随之。当我学校成立之初,一般社会人士均以热爱的眼光,期待其实现,也有一部份自私之辈,从中颠倒黑白,希望其成为空中楼阁,旧社会人生观的复杂,可见一斑。然吴校长及各老师不计功利、不受津贴、不避寒暑、抱服务的决心,排除一切是非障碍,两年来如一日,确实值得我们爱戴。
???在新社会的立场上,为培育卫生人才而努力,既非白费,更站得住脚步,此同人所引以为慰者。其缺点是我们尚未能发挥我们科学的理想,对新的学习不多。好在在毛主席正确领导之下,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已制定了“中西医团结,预防为主,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三大方针。卫生当局,正领导中医向着此目标前进。
???我们毕业诸同学,将来学习新科学的机会正多,前途远大。诸同学若能继续努力,发扬在校钻研精神,为将来服务人民,打下更好的基础,使我们成立中医药专校精神,长久保持下去,那就不负各前辈及各老师当日创办本校的一片苦心了。
???略述校史,并以代临别赠言。
???公元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依教育部颁私立学校及专科学校规程办理,由部、省教育厅备案注册,以李西平为董事长、周润苍、*美之为常务董事,吴佩衡任校长并兼病理学讲师,招考各高中毕业生入校学习(无此学历,但有志研究中医药者可以旁听身份入校学习。)延聘戴丽三等名医为师,教授相关知识。毕业生可据考试院相关条例呈请覆验,发给毕业证与医师资格证书。
???一九五一年,经昆明市卫生局批准开办昆明中医进修班,仍以吴佩衡先生为校长,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即停止招生。但其开云南中医药学校教育之先河这一光荣历史已永载史册,被后人纪念。
????一九五三年三月,在昆明中医进修班基础上,经上级批准,成立昆明中医进修学校,专门承办中医进修班,吴佩衡先生任副校长。
昆明中医进修学校进修证书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昆明中医进修学校更名为云南省中医学校,正式开办四年制中医中专班。
年中医学校第二期药剂班毕业合影
????一九六零年五月,云南中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吴佩衡先生首任院长,医院划归云南中医学院管理并更名为医院。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一日,云南中医学院正式更名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吴佩衡等先生首创云南中医药专科学校六十九年之后,云南中医药教育事业进入了更为辉煌的历史阶段阶段。
云南中医药大学校徽
????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五日,吴佩衡因病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其一生从事中医和医学教育六十多年,擅长中医内、妇、儿科,学术上多尊重内经、难经、仲景学说,是中医“火神派”的杰出代表。在实践过程中,继承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开创滇省经方学理,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对云南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先生还是云南中医学校教育的先驱,为云南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他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门徒和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如今都已成为当世名医,使先生的高超医术、高尚医德得以传承、发扬。
吴佩衡先生与家人和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