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高地
——两会讨论侧记之二
昂首迈步新征程,同心聚力共奋进。
连日来,参加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的代表委员们,围绕*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等,话成就、谈发展,鼓干劲、献良策,句句声声倾注着对安庆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汇聚成促进安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无论是精心提出的议案提案,还是会上会下的讨论交流,代表委员们多次提及“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等。大家畅谈感受、发表看法。
“今年的*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一年及‘十三五’时期的成绩,亮点纷呈;谋划年的工作,紧扣中心;布局‘十四五’规划,契合大势。尤其对安庆抓住并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有成果、有目标、有部署,催人奋进。”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张剑表示。
回望“十三五”,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快车道”上,安庆提速追赶,成绩有目共睹。
产业体系——致力于构建制造业的四梁八柱,推动市县两级的首位产业朝着集群化、链条化方向发展,全市已形成10个百亿元首位产业集群。
重大平台——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综合保税区先后获批并加快建设,安庆(皖西南)B型保税物流中心货物吞吐量全省第一。
园区共建——加快落实与沪苏浙园区共建合作协议,年全市从沪苏浙引进项目64个、总投资亿元……
“作为沿江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安庆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面前,我们奋力追赶,稳扎稳打,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振奋人心。”市*协委员、安徽鸿润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柏慧彬说。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如何作为?*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高地”,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以高层次创新共建为引领,推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良性循环,到年,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增长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是安庆发展历程上的重大机遇,必须牢牢抓住!”市人大代表、桐城双新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占金涛表示,“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高地”这一目标非常明确,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谋定目标,奋力奔跑,安庆思路明晰、部署周全。
全链条融入“长三角”——积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流动;积极与沪苏浙地区建立干部双向挂职、跟班学习、实践锻炼等机制;加快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共享。
高质量合作共建园区——依托共建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协同,积极推行“创新成果+园区+基金+*策”四位一体的“四融”模式,推动开发园区开展多种形式产业合作;鼓励县(市、区)、园区、企业到沪苏浙设立“研发、孵化飞地”。
“诸如上海等长三角先发地区有他们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阶段性问题,而我们有短板也有长处,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谈及高质量合作共建园区,柏慧彬结合调研和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园区合作共建中,大家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在产业分工、产学研合作、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协同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壮链行动;合力建设长江生态廊道和大别山生态屏障,协同实施一批绿色发展重大工程;深化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强化长三角人力资源协作;积极引进沪苏浙一流的教育、文化、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共建……
在市*协委员、市妇联办公室主任江健看来,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高地,我市要大力推进产业配套体系建设,重点吸引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能与长三角先发地区形成产业配套或可以依靠长三角配套环境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
“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推动安庆经开区与上海安亭镇、怀宁经开区与上海松江经开区等合作共建园区取得更大进展;夯实高铁新站区、滨江新区等重大平台,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区域重点城市的带动力、辐射力;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铁公航港能网’与长三角先发地区全方位接轨;坚决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发展战略,争当全面绿色转型开路先锋……”张剑表示。
打造长江中下游重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两会讨论侧记之三
议工业经济发展,谈医疗卫生保障,话美丽乡村建设……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认真履职,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其中,加快建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消费中心成为热议话题。
如何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府工作报告给出清晰路径:以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协同,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高质量供给和有效需求规模。
如何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形成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新格局。到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本实现,进出口总额翻一番以上,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新发展格局下,扩消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稳增长的“压舱石”。安庆将如何做呢?今年的*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快建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消费中心,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高质量的供需体系,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融入双循环的区域能级,到年,成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回望“十三五”,我市城市商业实现了从传统百货到大型连锁超市到城市综合体到城市CBD的梯次升级。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栢景国际等星级酒店相继开业,苏宁广场、弘阳广场、万达广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纷纷入驻。“作为老城商圈的代表,人民路步行街改造重塑如火如荼。人民路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开放后,人气明显旺了。苏宁、万达、弘阳等商圈正在陆续崛起,未来的安庆不愁没有人气。”市人大代表、市宜成驾校校长李娜说。
“从我市的情况看,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空间格局不断扩大,我市的城市消费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亟待转型升级。”市*协委员、安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场馆中心主任张孝民从业态分布、场所分布、经营时间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他认为,要提升品质化消费供给,全面推动零售企业转型;塑造标识性消费场景,打造具有安庆标识的高品质商圈;建设多元化消费品牌,增强安庆商圈高端品牌集聚效应,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一线消费品牌,并提供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提升“安庆造”的品牌美誉度。
“着力打造线下消费场景的真实沉浸感,必将焕发强大吸引力。”在市人大代表、桐城市兴强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奇看来,激发“购物欲”,增强消费粘性,才能带来持续性的消费增长。因为营造良好的消费场景才能吸引更多人气,人气就是商气,是整个商贸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
这些在*府工作报告中都有体现。我市将千方百计引导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大力实施消费中心建设工程。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着手编制新一轮城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支持苏宁、置地、万达、弘阳等打造智慧型城市商圈。加快消费供给能力有效提升,支持举办“购物节”“时尚周”“消费展”,支持安庆老字号积极创新产品、丰富精品供给。
“支持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支持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实现绿色化、智能化、环保化。进一步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细而又细的举措说明了*府做了大量务实的调研,这些举措必将推动我市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市*协委员、迎江区文化馆文艺部主任陈结霞说。
来源:全媒体记者白萍陈娟娟
平台运维: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姚琴
审核:査予然
终审:盛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