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吴成宗的自述
我是桐城市吕亭镇新店人。年出生,今年91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旧中国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老百姓饥寒交迫,没有粮食饱肚子,只好挖野菜充饥。野菜难吃,而且没有油没有盐。印象中,为了糊口,什么红花草、地心菜、野芥菜等,都吃怕了。母亲和父亲生养了很多孩子,家里生活条件实在太差,能活下来的很少。母亲三十几岁就去世了,当时我只有九岁。一个哥哥比我大五岁,当年也还是一个14岁的孩子,为了糊口,哥哥被迫开始了流浪生活。家中没有田地,连草房子都没有一间,父亲几乎也被迫流浪。那时候,我就是无巢之鸟,像水上的浮萍,乱飘。我下面还有一个小妹妹,当年只有三岁。一家人就这样艰难地相依为命。妹妹六岁的时候,我12岁。家里实在没有办法再养活她,我只好一路哄着把她送到庐江大洼口小姨家,介绍给别人家做童养媳。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的面了。过去日子难。当时烧饭都在锅洞里烧。家里买不起洋火(火柴),烧饭的时候,只好打一个草把子,腆着脸跑到人家锅洞里引火。我们这地方有个风俗,就是初一和十五两天,不能到别人家引火。我一个小孩子,死了娘,哪里知道这些规矩?一次初一那天,我打了个草把子,跑到一个亲房嫂子家去引火。结果被一顿好骂,火也没有点着,灰头土脸跑回家,野菜也没办法煮着吃,关上门整整饿了一天。这样的生活,一直到12岁。那时候心里常想着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吃饱肚子就好了。▲老兵吴成宗向作协志愿者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
12岁以后,我开始能够帮人家放牛,成了真正的放牛娃。给人家尽心尽力地放牛,能够弄口稀饭吃就觉得很开心。牛没有吃饱肚子,人自然也就想不到稀饭吃。有一次,给一个姓何的家里放牛。回去的时候,那家主人说:牛没吃饱,你还吃什么稀饭?为了给牛吃饱肚子,我常常天没亮就牵着牛跑到东边的山头上。那里的松树林里长满了荒草。草发青的时候很嫩,牛吃得真香。一个姓曹的大人,三岔路那里的,他比我还早,躲在他家山头上的草丛里。牛还没吃几口草,他跳出来牵着牛一路鞭打着就跑掉了。我没办法,只好跑回家,告诉那家的主人。又是一顿责骂,饭自然也是没得吃了。年,抗日战争胜利,我15岁。为了糊口度日,经人介绍,我跑到靠近安庆边一个叫海口洲的地方,给人家放牛。为了活下去,我什么事都肯给人家干。我给打铁的人家拉过风箱,给补锅的挑担子到舒城,还给杀猪的浇杀猪水,给人家种菜园,有时候还一天三十多里路两地来回跑着干事,但是肚子还是吃不饱。我18岁时是年,淮海战役中国民**队吃了败仗,“兵败如山倒”。国民*部队就一路向南逃跑。当时我一个亲房姐姐嫁给了一个国民**官。*官姐夫写信来,让我把他的行李给送到无为一个地方去。我带上几个老百姓穿上*衣(装扮*人),就从庐江那边坐船出发前往无为。到长江边的时候,遇见几个国民**,他们都是广西佬,我们就被扣押下来了。第二天,我们几个人乘坐的小船被迫开往江南的芜湖。姐夫知道后反复求情,他们也没有放掉我。我就这样被带到了国民*部队成了“国民*士兵”。几天后,我被带到南京。渡江战役在即,我所在的国民*部队节节后撤,我跟着部队一直往南跑到福建。从南京到福建的路上,老兵常常“一、二、一”地走路,我当时什么也不懂,跟在后面学,不会,被人狠狠打了一巴掌,又爆骂了一顿,心里很不好受。不过,一路上,排长对我非常好,一直问我想不想家。后来,直到被排长带走的那一天,联想起他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我才明白他是一名共产*员。那些年,国共部队双方的关系,真如毛主席所说的“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事实的确如此。想起来我的排长从芜湖那里就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