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药名称故事白术
TUhjnbcbe - 2021/7/9 9:38:00

白术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白术原以浙江於潜天目山的野生术品质最佳,其外皮红润光泽,味极清,视为道地正品,但目前市场上几乎绝见。现售之于术,系将新昌的白术种子播种于於潜山区的栽培品,折断面*白色,有*色放射状纹理,气清香,甜味强而辣味少。白术始终以北纬29°50′~30°50′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於潜、浙江东部、安徽皖南山区以及潜山等地为道地。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术的故事

早先,有一个财主,盛气凌人,处处爱占人便宜,大家不愿同他往来。有一天,他家幼儿媳生下一个孙,满月了还不见亲友来贺喜,他就抱着满月的孙去接幼年习武时的同学,开口说:“同年,同年,我家小同年接你去喝酒啦”!那同学不卖帐,以讥讽的话说:“你怎么把刚出世的人与我家十岁的孙称同年!”财主的脸孔由红变紫,急抱宝贝孙回家还给幼儿媳,并把这股怒气发向长媳妇,开口便骂:“不争气的东西,到我家十二个年头了,连耗子也生不出一个决给我滚开。”平时从不顶嘴的长子,刚喝过酒,借着酒劲顶嘴道:“爸,你别这样,我夫妻恩爱得很,生不生不要紧,一代管一代不要管我们。”财主一听,火上浇油,使出平生功夫,一手拖长子,一手拉长媳,从家门直拖到村外凉亭。因财主平时过分,村里没有一个人出来劝解,只有次子夫妇与幼子跟在后面大喊直追到凉亭。在幼子的劝说下财主回去了,次子夫妻站在那里劝慰。次儿媳想起自己结婚六年,年年怀孕年年流产,如此下去,再过几年,公公也会把她拖到这凉亭,不觉也放声大哭。这一夜,凉亭里一片悲惨,一直闹到天亮。长子大妻俩感到十分悲观,准备投水自杀。这件事被天上太白金星知道了,他化成一个穿白衣服、头发胡须雪白的医生走入凉亭问:“你们为什么哭?”听了大家哭诉后就说:“这些病我有药,到明年这个时节包你能抱上一个孩子了。目前你们是无法回家,应该另找地方住下,待后来生下孩子再回去。”说罢,医生从肩上取下药篓,再解开腰间葫芦走岀亭外,大家也跟出亭外,只见医生把药篓和葫芦朝亭外山坡一抛,忽然一阵风吹过,药蒌、葫芦从东山坡滚到东南山,所到之处,长出一种开紫色花的草。回头一看,医生不见了,他们认定是“神仙送药”,忙去拔出一块块棕色的根块,似药篓、似葫芦、似医生坐在地上。一闻还别有香味,把泥一拍就吃下肚。真灵,胃不痛了,胎安了。于是他们边吃药边种药,在东南山安家,果然第二年同一时期生下一个孩子。他们就把这药取名为“白术”,意思是他们的不育病是靠穿白衣的医生的医术而治好的。

临床应用

1.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无力等证。本品为补气健脾的要药。常与人参、茯苓、炙甘草间用,治脾虚气弱之证,即四君子汤。如睥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泄泻者,可配*参、干姜、炙甘草同用,即理中汤。如脾虚而有积滞,食欲不振、脘腹痞满,可以攻补兼施,用白术健脾,配合枳实消除痞满,即枳术丸。2.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留,而为痰饮水肿等证。本品既可补气健脾,又可燥湿利水,故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如配伍桂枝、茯苓、炙甘草即苓桂术甘汤,可以祛痰饮;配伍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等,可以消水肿。3.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自汗。本品益气补脾,有固表止汗作用。如《全幼心鉴》方,即以白术配伍*芪、浮小麦治虚汗不止。4.用于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之证。本品补气健脾,而有安胎之效。如有内热者,可配*芩以清热安胎;兼气滞胸腹胀满者,可配苏梗、砂仁、陈皮等理气药;兼气虚少气无力者,可配*参、茯苓、炙甘草等补气药;兼血虚头晕心慌者,可配熟地、当归、白芍等补血药;兼胎元不固、腰酸腹痛者,多与杜仲、续断、阿胶等同用,以增强保胎作用。5?15g。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本品燥湿伤阴,故只适用于中焦有湿之症,如属阴虚内热或津液亏耗燥渴者,均不宜服。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苦、甘,温,无*。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叶天士:《本经》不分苍、白,功用正同。宋元以来始分用,谓白术苦甘气和,补中焦,除脾胃湿,用以止汗;苍术苦辛气烈,能上行,除上湿,发汗功大。)《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苦甘,性温无*,入脾经。除湿利水道,进食强脾胃。佐*芩以安胎,君枳实而消痞。止泄泻,定呕吐,有汗则止,无汗则发。土炒用。白术甘而除湿,所以为脾家要药,胎动痞满吐泻,皆脾弱也。用以助脾诸疾自去,有汗因脾虚,故能止之。无汗因土不能生金,金受火克,皮毛焦热,既得其补脾,又藉其甘温,而汗可发矣。《本草经解》叶天士气温,味甘,无*。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术性温,禀天阳明之燥气,入足阳明胃经;味甘无*,禀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风寒湿三者合成痹,痹者拘挛而麻木也。盖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也。死肌者,湿邪侵肌肉也;痉者,湿流关节而筋劲急也;疸者,湿乘脾土肌肉发*也,皆脾胃湿症。术性甘燥,所以主之,胃土湿,则湿热交蒸而自汗发热;术性燥湿,故止汗除热也。脾者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湿,则失其健运之性而食不消矣;术性温益阳,则脾健而食消也。煎饵久服,则胃气充足,气盛则身轻,气充则不饥,气纳则延年,所以轻身延年不饥也。《长沙药解》*元御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名称故事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