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庆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安庆医保:国家谈判药“三定管理”解“癌愁”》一文,文中介绍了安庆市医保局通过建立谈判药品“三定”管理机制和“双通道”供药模式,进一步明确特药管理范围、结算流程和支付标准,确保药品流通、使用环节可控可查。
针对特药管理,安庆市采取的是“一定”机构、“二定”医师、“三定”药品的三定模式,患者使用谈判药品时,通过上述三定模式在医疗机构或特药定点零售药店购买,通过“双通道”供药模式实行直接结算。众所周知,特药定点零售药店其实是*策性药店,*策的好坏直接决定药店的生存和发展,针对特药销售*策,目前采取的是定点模式,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特药定点零售药店主要是依赖双通道模式.那么,目前国内特药销售定点有哪几种管理机制呢?第一
三定模式
同安庆市一样,针对特药销售管理,大部分地区都是实行的“三定”管理机制,即特药定点医疗机构、特药定点零售药店、特药责任医师。
如年0月23日,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发布《关于将有关药品纳入医保特药用药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特药治疗使用实行定医疗机构、定责任医师、定零售药店等‘三定’管理”。江苏省针对纳入医保特药用药,明确表示采取机构、医师、药店“三定”管理,针对药品适应症进行医保报销管理。
再如,年月广安市新将4种特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全市建立特药“三定一备案”管理制度。
除上述地方外,目前还有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省份实行三定模式。
第二
五定模式
年4月6日,阆中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特殊疾病药品实施“五定”管理认定治疗医师和业务范围的通知》,通知根据南充市医疗保障局《关于特殊疾病药品实施“五定”管理工作的通知》,将58种单行支付药品及8种高值药品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即认定治疗医师及所负责的特殊疾病药品范围。制定本市的定认定机构、定治疗机构、定责任医师、定供药机构、实名制管理特殊疾病药品实施“五定”管理工作。按照南充市医疗保障局对特殊疾病药品实行“五定”管理文件,58种单行支付药品及8种高值药品,一共76种特殊疾病药品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如果想报销此类药物,那么必须先“定认定机构”,目前认定的机构医院、医院2家。认定原则是2个月为一个认定和医保审核周期,认定后超过6个月未进行治疗或中断治疗6个月以上需重新认定。之后开始定“定治疗机构”,目前医院、医院、四川省医院、各县(市、区)医院四家可以接受治疗。医院定完之后“定责任医师”,包括认定医师和治疗医师,目前一共审定了95名认定医师。药品处方调配环节由市内定点治疗机构和定点配送机构实行双通道管理,定点配送机构有四家,国药控股四川分公司南充药房、国药南充药房有限公司、南充和平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南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北街。除南充之外,去年自贡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完善谈判药品和部分高值药品支付管理有关*策的通知》,其中指出,“对纳入单行支付药品实行‘五定’管理。对参保人员使用和报销单行支付药品和高值药品实行医药公司(或定点药店)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双通道’供药制度,充分保障药品的供应和快捷报销结算”。同样,去年资阳市医疗保障局也积极完善国家谈判药品和部分高值药品支付管理*策,对7个高值药品实行“五定管理”,减轻特定用药人群经济负担。“五定管理”,即定认定机构、定治疗机构、定责任医师、定供药机构、实名制管理。其中,六家认定机构和治疗机构依次为资阳市第一医院、资阳市医院、安岳县医院、乐至县医院医院、医院;两家供货机构分别为国药集团西南医药有限公司、和平药房资阳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仁德西路店。除了上述“五定”管理机制之外,去年贵州省医疗保障局也制定“五定”管理机制,医院、定医师、定患者、定药品、定用量的“五定”管理。和南充“五定”管理机制略微有点区别,贵州省对用量进行了明确的限制。按照贵州省制定的定用量原则,对每一种特殊药品设定医保支付最大量,超过最大量部分医保不予支付。和贵州省一样,安徽省宿州市也对谈判特殊药品使用实行“五定管理”,明确指出建立认定流程、确定责任医师、提出认定意见,需满足五定管理要求的治疗费用方可纳入报销。不管是五定管理模式,还是三定管理模式,通过内容细节都可以看出,医疗机构、医生、药品是必须条件,五定模式追溯而言都属于这三者之间的细化管理,目的都是为了让特殊药品能够更好的进行监管,能够进一步明确特药医保结算条件、医保结算流程,确保特药药品在流通、使用环节可控可查。对特药定点零售药店而言,不管哪种管理模式,只要“双通道”供药模式还在,DTP药店就有发展机遇。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