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介于北纬30°27′~31°04′与东经°14′~°46′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分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雨连绵、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总面积.03平方千米,截至年,潜山市辖11个镇、5个乡:梅城镇、源潭镇、余井镇、王河镇、*铺镇、槎水镇、水吼镇、官庄镇、*泥镇、*柏镇、天柱山镇、塔畈乡、油坝乡、龙潭乡、痘姆乡、五庙乡。潜山市人民*府驻梅城镇潜阳路号。年常住人口52.2万人。
潜山市鸟瞰图潜山别名“舒州”,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梅之乡”的美誉,是古皖国封地,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自东汉至南宋先后为州、郡、府治所近年;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为京剧发源地、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的发生地,是三国佳丽大乔、小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生长地;王安石、苏东坡曾在此任职为官;拥有孔雀东南飞传说、桑皮纸制作技艺、痘姆陶艺手工制作技艺、潜山弹腔等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乔公园年3月,潜山市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年7月,荣获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年7月18-19日,入选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县。年11月14日,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年12月,入选“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
旅游
截至年底,有天柱山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1家。
AAAAA级景区:天柱山
天柱山天柱山,亦称“皖山”或“潜山”,在潜山市西北部,汉武帝曾封为南岳。主峰天柱峰,海拔米。四周有飞来峰、天狮峰、莲花峰、观音峰、黑虎峰等山峰。有三祖寺、马祖庵、司元洞、渡仙桥、炼丹台、石牛洞等名胜古迹。山中有“天柱云雾”名茶及瑞香木、鱼鳞木等多种珍贵植物。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44家国家级重点风景区胜区之一,年5月5日批准为安徽继*山、九华山之后,第三家“AAAAA”级旅游区、并获得#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称号,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AAAA级景区:天龙关、白马潭、山谷流泉文化园、潜山市博物馆
天龙关风景区,号称“南天一关”,又称“天柱山下一奇关”。天龙关以其两边山势险峭,峡谷深幽,地貌形似一条上天飞龙,气势磅礴而得名。地处潜山县城市区20公里处的古镇——水吼镇,国道旁,景区交通宽广便捷,大型停车场,游客活动中心,户外运动,农家乐等接待功能齐全。
天龙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马潭,地处天柱山西麓,位于潜河中上游,距天柱山高速出口约17公里、潜山县城仅25公里,隶属安徽省潜山县水吼镇。景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河谷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的户外游览运动闻名遐迩。
白马潭特色竹筏漂流享誉江淮,名驰华东,被称为“天柱山下第一漂”,既有浪遏飞舟的野性震撼,又有随波逐流的闲适浪漫。景区水吼园是全国首批农业示范点,所在河段视野开阔,秀岭绵连,天际柔和;走进千亩板栗园,仿佛置身“淡烟流水画屏幽”的诗境。景区竹筏漂流、皮艇漂流、马术、烧烤、篝火、沙滩车、卡丁车、弹跳蹦极、户外露营、特色农家餐等项目任君选择、乐美交融。一年一度的白马潭生态漂流泼水节暨“万人湿身”大联欢,迷人无限,美不胜收。景区所在风情小镇、美好乡村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白马潭天然钻石(金刚石)多次亮相央视荧屏。景区硬件设施完善,旅游接待平稳有序,吃、住、行、游、购、娱安全顺心,是您和您的朋友圆梦乡村、回归自然、健身养心的清凉水世界和生态大观园。
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公元年-年)至民国(公元年-年)历代石刻余方,以宋代(公元年-年)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盘石及溪谷河床。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庭坚、苏东坡,明朝胡缵宗,清代张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题字崖谷。题刻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治、经济、*事、文化各个方面;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书体有真、草、隶、行、篆。
山谷流泉中的3处年代最早的石刻都是唐代的,它们均分布在石牛古洞东壁悬崖上。其中2处是唐代著名散文家,哲学家李翱任舒州刺史时游览山谷的题名。山谷流泉有两宋题刻多处,内容也极为丰富。这里不仅有安徽现存北宋最早的一块端拱二年(年)赵孚、舒雅、*梦锡题名;还有著名*治家王安石的诗刻,书法家*庭坚的题名,李师中的记事题刻,南宋张同之的诗刻等等。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形成了一座天然的艺术博物馆和史料档案馆,为研究历史人物活动、文学书法艺术、自然和社会科学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山谷流泉文化园潜山市博物馆,又名皖光苑,位于天柱山大门以北1千米处,交通极为便利。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三级博物馆。馆内辟有历史文物精品、青铜镜、古生物化石专题陈列3个,有小说大家张恨水纪念馆、京剧创始人程长庚陈列馆、有北宋建筑太平塔、历代碑廊等。
潜山市博物馆气候
潜山市位于季风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较长;春雨连绵,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
由于季风一年一度的交替活动,地形的复杂多样,使境内各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光热资源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降雨量则按丘陵、圩畈、山区递增,旱、涝、风、雹、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也因地形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局地性。
根据气候上划分四季的标准(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介于10~20℃之间为春、秋季),境内四季气候的特征鲜明。
交通
潜山市境内有国道、国道等2条国道,沪渝高速、济广高速、岳武高速、六潜高速4条高速穿境而过。
天柱山站,建于年,是合九铁路上的车站,站址在安徽省潜山市梅城镇皖国路西首,隶属于上海铁路局合肥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
潜山南站,潜山南站是合九高铁的一座三等车站,隶属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年开建,预估年竣工通车,潜山南站位于潜山市南部的皖水河与潜水河之间,距潜山市区约8.6km,站场规模2台4线,设与站台等长的有站台柱雨棚,车站建筑面积为㎡。
年1月25日上午,“空中看天柱”天柱山低空飞行旅游开航仪式在茶庄P1停车场(汉驰航空飞行基地)举办。
空中看天柱人口
年末,潜山市户籍人口数人,比上年减少44人。其中,城镇人口人,乡村人口人。全年出生人口人,出生率10.00‰,比上年回落0.9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人,死亡率5.65‰,比上年回落3.5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35‰,比上年提高2.59个千分点。
经济
年,潜山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93.13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88.37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2.7:44.8:42.5;一产、二产、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63.2%、32.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发展与展望
潜山不仅是一方文化的厚土,一方旅游的胜地,也是一方蕴含潜力、充满希望的热土。近年来,潜山市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商气、人气日趋兴旺,外向型经济较为活跃。年11月19日批准成立的省级潜山经济开发区和年11月4日批准成立的省级天柱山旅游度假区,是本市工业和三产发展的主平台。开发区规划面积11.9平方公里,截止目前已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多个,先后吸引海南卫康、广东精科、福建吉诺、浙江嘉宜等知名企业入区发展,区内全力集团系国家大型企业。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已建成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天柱第一城和皖镇等超亿元的旅游大项目。
近年来,全市上下积极抢抓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等历史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城镇化主战略,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势头,正向着国家级风景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多区并举”,工业与旅游“两翼齐飞”的跨越发展格局加速迈进。
立足安庆县域发展第一方阵,相继获得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工业振兴、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多项先进的表彰奖励,并打造了中国刷业基地、安徽省首批旅游强县、中国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名县、天柱山瓜蒌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产业发展新名片,社会事业发展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中国金融生态县、省级平安县等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