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看看安徽的46所本科院校分布,就知道安徽
TUhjnbcbe - 2023/1/14 20:05:00

安徽并不是一个各方面很突出的省份,但这些年,在合肥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热度一直不减。

提到安徽比较著名的城市,除了合肥,还有芜湖、马鞍山、安庆、蚌埠、淮南等,这些城市的高等教育实力如何呢,有哪些知名的大学在这些城市呢,我们今天做个盘点。

一、安徽高校完整名单

根据最新的教育部高校名单,安徽省现有各类高等院校所,其中,本科院校46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31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和尚未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共15所);专科院校75所(公办高职高专58所,民办高职17所)。具体名单如下:

其中,合肥54所高校,数量遥遥领先,芜湖10所,位居第二,马鞍山、蚌埠、淮南和阜阳各6所。这样的高校格局,看似与很多省份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省会城市一样,安徽的大学数量最多的还是合肥。但具体来看,就能发现一些不同之处。

二、安徽合理均衡的高校布局

先说结论,安徽省的多学科综合大学在全国各省中属于分布比较合理均衡的。

安徽全省46所本科院校中,合肥有19所,占了五分之二,相比于武汉、西安等垄断全省优质教育资源的省会,占比并不高。

全省15所综合性大学,合肥有7所,不到一般,而省内最好的三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又集中在省会。

第二大城市芜湖有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都是有专业特色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另外还有皖南医学院,民办本科有两所综合性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已经完成转设,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转设为芜湖学院也已公示。一个地级城市,5所本科院校,真的相当不错了。

芜湖更强的是职业教育,安徽共5所双高高职,芜湖独占3所,且安徽唯一的高水平学校在芜湖而不在合肥,这个格局与江西比较类似。相信,安徽要大力发展职业本科,也会在芜湖着手。

工业城市马鞍山有安徽工业大学,另有两所民办本科马鞍山学院和皖江工学院;

淮南有安徽理工大学和淮南师范学院;

蚌埠有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和一所民办蚌埠工商学院;

淮北、安庆和阜阳分别有一所综合类师范大学。

宣城市原先是高等教育落后城市,合肥工业大学设立了一个校区后,大大地弥补了短板。

安徽师范大学往省会靠拢,但其在芜湖的根基短期内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

三、各有长处的省属重点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确实为合肥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带动了合肥高新产业的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作为汽车界的*埔*校,机械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力。

安徽大学偏重文科和基础学科,虽然整体不强,但在省属高校中算是不错的。

以上三所是安徽高校中最强的。

安徽的省属综合性本科大学,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这些老牌省属重点大学,在省内属于第二档,各有各的强项,也各有各的不足。

比如安徽师范大学虽然整体排名靠前,但不在省会,在强省会时代,在发展上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限制,这也是安徽师范大学向省会靠拢的原因。

安徽农业大学综合实力也不弱,但农业类专业相对而言并不热门,虽然安农的生物学、生态学和园艺学都发展不错,但短期之内很难有长足发展和惊人突破。

高校发展也不应追求过快过高,都会留下后遗症。

安徽医科大学热度一直不减,录取分数高,但毕竟只有医学类专业,整体办学规模上还是偏小,因此常有人提议与安徽大学合并,但现在高校合并潮已经过去,此前没有合并的,大多短期内不会再有动作。

安徽理工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的变迁历史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处于由矿产兴起的三四线小城市,前身都是矿业学院,都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和矿业工程为目前学校的最核心专业,但河南理工的发展要好于安徽理工。

以学科评估结果看,河南理工大学有15个专业上榜,安全科学与工程和矿业工程分别获评A-和B,成绩相当喜人,而安徽理工大学只有7个专业上榜,且安全科学与工程和矿业工程分别获评B和B-,明显要低一个层次。

安徽理工大学可以一定程度上借鉴河南理工大学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巩固自身优势,加快升级发展。

安徽工业大学前身是创建于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年升格为马鞍山钢铁学院,年更名华东冶金学院,隶属冶金工业部;年划转安徽省,年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从区域名改为省名的高校有华东冶金学院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南方冶金学院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华东工业大学更名为上海理工大学等。

安徽财经大学曾经是部委直属的大学,年也下放到省份,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不在核心城市的公办省属财经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虽然建校历史并不比安徽财经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更长,却更早拿到了博士点,说明在省会还是更有发展优势。

安徽中医药大学办学规模相对较少,但中医药应该得到支持和发展。

总得来说,这样的高校布局即增强了省会与其他主要城市的竞争力,又为其他各地市的发展都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堪称全国最合理的大学分布结构。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看安徽的46所本科院校分布,就知道安徽